站在客觀而不是裝逼的角度, 對一個地方了解到什麼程度才能叫熟?
2007到2009那兩年, 陸陸續續在上海生活了一段時間, 一個初來乍到的年輕人, 被五光十色的大城市吸引. 每天搭地鐵跨越大半個城去探索不同的地方, 每週去買本地的報紙, 像個本地人一樣去了解這裡發生了什麼事.
我試圖融入這裡的生活, 直到有一天我意識到, 這裡對我來說太大了. 恐怕我窮盡一生, 也無法真正了解這座城市, 更不要說他的每一個角落都在以日新月異的速度在改變. 所以我後來我離開, 不是因為在那裡生存多艱難, 只是上海對我來說太大太陌生.
我長大的小城市, 我熟悉每一條街道, 街道上的每一家店在賣什麼, 哪一家餐館的口味如何. 甚至那些攤販的面孔, 這麼多年後我仍然可以有模糊的印象.
然而現在每次回家, 到處已經變得面目全非, 叫計程車都已經說不出地名, 只能說以前XXXX那裡.
大學以後陸陸續續, 從城市到城市, 國家到國家, 直到最近又要搬去法國. 每次三四年的時間, 剛剛對那裡有一些了解, 然後又要離開.
也陸陸續續去了很多地方旅行, 走馬觀花地去一些觀光客的打卡景點, 收集名餐廳.
這些足以成為酒桌上的談資, 但絕不能拿來宣稱我有多了解這些地方.
所以literally, 我和這個世界不熟, 哪怕只是世界上一個角落.
我也只能借蘇軾一句來慰藉, 此心安處是吾鄉.